鉴于近年来中式传统建筑的回归,尤其是高端豪宅运用中式传统建筑的设计形式越来越多。为加深我司设计人员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2016年11月28日下午,在我司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国传统建筑研讨会”。我司建筑所、建筑创作所相关设计人员出席研讨会,围绕“中国传统建筑”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传统建筑研讨会”由我司总建筑师郭昊以及建筑创作所主创陈琼主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秦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时期,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的成熟、宋代的大转变,于明清迎来高峰时期。由原始社会的穴居、巢居到明清官式建筑标准定型,在总体上升的过程中,各个朝代互补长短,动态发展。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形式
◎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写意的山水园林
3、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木结构
中国建筑文化基本上是在没有受到外来文化浸染下独自发展起来的,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中国古代木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其中抬梁式结构应用较广,穿斗式次之,井干式结构多应用于产木材地区。
本次“中国传统建筑研讨会”议题集中,视角多元,探讨深入。参会设计人员就议题展开讨论,交流持续不断。本次研讨会卓有成效地加深了我司设计人员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和认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